我校2015年招聘尚有岗位空缺,为充实学校各类人才队伍,诚邀各界优秀人才来我校工作,现将招聘事宜公布如下。
一、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4422人,专任教师97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73%;有博士生导师314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79人,其中本专科生6108人,硕士研究生2507人,博士研究生66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34.2%,境外学生占13.3%。另有继续教育学员3826人,远程教育学员16010人,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达29115人。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大红鹰dhy0033官网、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等教学机构。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3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5个。建设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5个。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列入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基地、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99年,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脑病中心、全国中医急症中心。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定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学校另有临床教学基地37所,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见习工作。
自建校之初,学校即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已为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主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面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学校正加快发展步伐,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和内涵发展之路,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招聘时间
接收简历时间:2015年3月19日至2015年3月28日。
关于招聘的后续考试时间安排将另行通知。
三、招聘条件
1.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高校工作,身心健康;
2. 2015年应届毕业生,培养方式须为全日制统招统分,定向生、委培生不得申报;
3. 符合所申报岗位的相关要求;
4. 毕业生的年龄原则上要求本科不超过25周岁,硕士不超过28周岁,博士不超过36周岁。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须登陆北京中医药大学招聘网(http://zhaopin.bucm.edu.cn)进行注册,按要求逐项填写完成简历,并申报应聘岗位。
简历信息填写不全者不予审核通过。接收简历期间只接收网络版简历,但后续考试时须提交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明立即取消应聘资格。
五、招聘岗位
部门
| 系部科室
| 岗位
| 所需专业
| 招聘人数
| 学历学位
| 生源
| 备注
|
基础医学院
| 人体形态系(病理学)
| 教师
| 病理学
| 1
| 博士
| 京内
|
|
护理学院
| 基础/人文教学部
| 教师
| 护理学
| 1
| 硕士
| 京内外均可
|
|
护理学院
| 护理技能训练中心
| 教辅
| 护理学
| 1
| 本科
| 京内
|
|
教育技术中心
| 名医名师学术经验整理工作室
| 教辅
| 公共事业管理
| 1
| 硕士
| 京内
|
|
注:1.京内生源只限京内毕业生申报 (入学前已具有北京市户口的毕业生属于“京内生源”,否则均属“京外生源”);2.“招聘范围”栏的“本校毕业生”是指获得最高学历学位的毕业院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
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王老师 刘老师
电话:010-64487643